| VD的来源维生素D(VD)是脂溶性固醇类衍生物,主要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。
 VD2来源于植物,由紫外线照射麦角固醇而得,
 VD3来源于动物皮肤,由紫外线照射T—脱氢胆固醇而产生。
 VD3 对鸡的生物活性较VD2强10-40倍,
 维生素D(VD)在动物的肝脏和禽蛋中含量丰富,
 谷物饲料中一般不含VD。因此,舍饲的鸡,饲料中需要补充VD。
 2VD的生物学功能
 2.1 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,保持钙、磷在机
 体中比例的平衡,
 22 使钙磷在骨胳中沉着,保持骨骼的健康正常。
 2.3 对机体的血钙和血磷起到调节作用。饲料
 中钙磷比例失调(正常为2:1),也引起低
 血钙症,骨质出现异常。
 2.4 免疫机调节作用
 2.5 激素样作用
 26 促进肠道细胞分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 发病原因
 3.1 主要是室内笼养得不到紫外线照射,
 3.2 饲料中VD含量不足,
 3.3 鸡生长较快或产蛋较高,而VD的供应不能跟上,
 3.4 由于疾病等原因特别是肾脏疾病,影响了VD的吸收,造成其后代先天性VD缺乏。
 3.5 种鸡缺乏,导致下一代雏鸡先天维生素D缺乏
 4典型症状
 4.1 雏鸡表现:
 雏鸡VD缺乏最早出现于10-11日龄,一般1个月前后始能发生。
 腿骨发育不良,变形和变软:病雏腿部无力,走路不稳,常以飞节着地行走,喙、趾软而易弯曲,龙骨变形,生长受阻。见图
 两腿无力,跛行,步态不稳。喙、爪、龙骨变软和变形(弯曲),
 肋骨和软骨的连接处显著肿大而形成串珠样结节,胸骨和椎骨连接
 处内陷,所有肋骨沿胸廓呈内弧形,荐尾 下弯,致使胸廓及骨盆发生畸形。见图
 41.3 长骨变脆且易骨折。
 4.1.4 羽毛生长不良,
 41.5 有的腹泻
 4.2 蛋鸡
 产蛋母鸡缺乏维生素D以后2~3个月开始出现症状,初产薄壳蛋和软壳蛋,进而产蛋量下降,甚至完全停产。
 4.2.2。蛋的孵化率显著下降,鸡胚常在孵化后第八、九天死亡。
 4.2.3  病鸡双脚无力而瘫痪,经太阳晒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。
 4.2.4  长时间缺乏,喙,趾变软,龙骨变形,长骨易折断,关节肿胀。
 5、典型病变
 5.1 肋骨与脊椎连接处出现肋骨弯曲,肋骨内侧面软、硬肋连接处出现明显结节,呈串珠状;见图
 5.2 长骨骨骺部钙化不良。
 53 成年病鸡骨骼软而易折断,龙骨严重弯曲变形S形,见图。
 5.4 甲状旁腺肿大
 6诊断
 6.1 本病可根据典型的骨骼病变等作出初步诊断:雏鸡的喙、趾变软易弯曲,龙骨变形,软硬肋骨交界处内侧面出现明显的串珠样变;
 6.2 成年鸡产蛋率降低,软蛋增多,瘫痪鸡经日晒可恢复,
 63 龙骨严重弯曲,甲状旁腺肿大。
 6.3 测定饲料VD含量,可予确诊。
 6.4 需注意的是检查饲料中钙的含量,以防严
 重缺钙与本病相混淆
 7、治疗:
 71 治疗
 本病的防治主要是补充VD,
 治疗时可给病鸡1次性口服1.5万国际单位钙化醇(1,25-双羟-VD3);
 或添加10-20毫升/千克饲料鱼肝油,连用2-3周。
 治疗时,饲料中维生素D的添加剂量为正常添加剂量的2~4倍。
 对于症状严重的鸡,可口服鱼肝油,雏鸡每次2~3滴,每日3次,
 成鸡注射维D2丁胶性钙0.5ml,效果较好。
 注射VAD注射液。
 7.2 预防
 应注意按照营养标准添加VD,实践中可适量增加,推荐
 添加量为雏鸡和肉仔鸡2500-3000国际单位/千克饲料,青年鸡
 1500-2000国际单位/千克饲料,蛋鸡2000-2500国际单位/千克
 饲料,种鸡2500-3000国际单位/千克饲料。
 保持Ca :P适宜比例:雏鸡1.1-1.5:1, 蛋鸡4-5:1。
 |